成医首页|加入收藏

四川省宜宾卫生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我校成功举办

2025-03-31 何碧琼 点击:[]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医药卫生类中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交流,提升青年教师教育素养和教学能力,326日至30日,四川省宜宾卫生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我校新都校区成功举办。

326日举办的开班仪式上,成都医学院教务处处长、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国家级一流课程、省级虚拟教研室、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负责人、四川省第一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第二届全国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获得者杨平教授代表学校,对参训老师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办学特色以及近年来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并预祝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

四川省宜宾卫生学校雷鸣副校长发言,对学校的精心准备和周密安排表示衷心感谢,对全体参训老师全员全程参加培训提出了要求。

5天的培训中,参训老师们认真聆听了来自我校及业界知名专家学者的精彩讲座。

成都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通讯鉴定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四川省委宣讲团专家库成员张首先教授,围绕“数智时代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挑战与应对”这一主题,深入剖析了当前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回答了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深度重构教育生态的今天,如何守牢意识形态主阵地、培育时代新人这一关键问题。

成都医学院心理学院临床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应用心理学专业负责人、四川省留学归国高层次人才、四川省应用心理学学会副主任委员陈孜教授,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大家带来了“工作压力与情绪管理”的专题讲座,引导教师们学会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

成都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主任、中国卫生统计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健康统计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幼卫生杂志编委陈卫中教授,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有效实现厚植家国情怀、传递科学精神的育人效果。

电子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教师信息化培训专家、人工智能教育特聘专家李彭曦教授,结合职业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分享了项目式教学的核心逻辑、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和趋势,为参训老师们打开了教育创新的全新图景。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终身教育所所长、傅葆琛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博士,日本筑波大学访问学者、“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2年“四川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获得者屈璐所长,从宏观政策与微观实践层面,系统解析了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职教育的定位重塑、转型探索与发展路径问题。

全国医药院校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二等奖、全国医药院校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全国医药院校微课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成都医学院药学院昝旺副教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竞赛参赛经验,分享了打造独具魅力的专属教学IP的心得。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超声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介入微创治疗专业委员、四川省抗癌协会肿瘤超声专委会超声介入治疗学组委员、全国医药院校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二等奖获得者,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青年教师苟博,通过教学示范课,展现了临床实践与教学设计的深度融合,分享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课堂构建策略。

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护理与照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老年医学学会健康养老与医养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保健科技协会专家,成都医学院护理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副教授陈小菊,围绕“集体备课”这一教学核心环节,与大家分享了凝聚团队智慧、促进教学相长、提升教学质量的经验。

除理论学习外,培训班还安排了丰富的实践操作环节。周献平教授带领参训教师们参观了国家级临床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示范了急救知识与实操技能。

328日下午,培训班组织参训老师们前往三星堆博物馆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察学习。通过实地参观和听取讲解员的介绍,教师们不仅领略了古代蜀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深刻体会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5天紧张的学习和实践,参训老师们纷纷表示,本次培训收获颇丰,受益匪浅。培训班的课程设置内容丰富、科学合理,不仅掌握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提升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闭